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地处盐城、服务江苏沿海的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隶属盐城市委、市政府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双重管理。
现有在职职工154人,科技人员139人,其中: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40人,博士26人、硕士86人,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占比73%。累计 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2人被授予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65人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其中第一层次1人(次)、第二层次6人(次)、第三层次58人(次)。
建有水稻、大麦、盐土农业、经济作物、蔬菜花卉、油料作物、畜牧兽医、农业生态等8个研究学科,1个农业司法鉴定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作物种质创制与配套技术研发、盐碱地改良与湿地生态修复、生态种植与绿色防控、健康养殖与设施农业、应时鲜果与休闲观光等研究。拥有高标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900多亩,实验室1500平方米和实验仪器设备300多台(套)。主办全国学术期刊《大麦与谷类科学》。“九五”“十五”期间,在农业部开展的农业科研单位综合实力评估中,进入全国地市级农科所前20强,科研综合实力分列全国505个地市级科研机构第19位和第14位。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盐城市文明单位”“江苏省AAA级信誉咨询机构”。
1978年恢复建所(院)以来,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124个,其中,国家审定18个,省级审定81个,国家登记25个,获品种权63项。研发新产品(技术)200多项,获专利授权121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56项;制定地方标准66项,其中,省地方标准18项,市地方标准48项。获成果奖382项,国家奖10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部(省)级成果奖106项,其中省一等奖8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5项;市(厅)级成果奖176项,其中市(特)一等奖61项。发表学术论文1900多篇,SCI收录论文63篇,出版学术著作16部。
“十五”以来,获各类成果奖9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市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市一等奖18项。主持或承担科研项目330多项,其中国家项目23项,部(省)项目170多项,年均在研项目160多项、在研经费3000多万元。年推广自研新品种(技术)10多项、推广面积500多万亩(次),年新增社会效益5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