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北路9号

  • 邮编

    224002

  • 电话

    0515-88335675

周汝琴应邀参加九三学社中央第四十六次科学座谈会
作者:于爱华

2025年11月3日至5日,九三学社中央在长春召开以“科学开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为主题的第四十六次科学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出席并讲话,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刘政奎主持开幕式。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九三省委专职副主委孙丽,九三学社成员、盐城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周汝琴研究员应邀参加会议。

邵鸿表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探索,新时代以来科研人员扎根田间地头,通过物理、化学改良等模式及规模化示范,在培育和筛选耐盐碱新品种上面取得了新突破。

邵鸿强调,当前,盐碱地治理仍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攻坚克难。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会,广泛凝聚共识、汇集智慧,提出更多好思路、好举措,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再上新台阶,让更多特色农产品成为稳定市场供应的“压舱石”,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周汝琴向与会领导专家汇报了我院自1959年成立以来科学开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卓著成效,详细介绍了当日《新华日报》以“盐城市农业科学院:湿地‘红毯’织锦人”为题报道我院多年来致力于在耐盐作物品种选育、盐碱地改良技术研发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向科学座谈会提交了《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加快盐碱地利用效能提升——江苏盐城盐碱地综合利用现状、问题与建议》的建议,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挥江苏滨海盐碱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建设国家耐盐作物品种培育基地;二是开展滨海盐碱地综合性长期性定位监测项目,推动盐碱地改良从“经验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三是完善盐碱地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链条,突破盐碱地治理“最后一公里”困境。

应周汝琴邀请,中国科学院曹晓风院士与其围绕耐盐作物遗传育种、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表示将与我院进一步深化合作,领衔共建西伏河“江苏沿海耐盐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实验室”与“农业农村部盐城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站”,推动江苏因地制宜科学开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取得新突破,在全国走在前、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