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北路9号
邮编
224002
电话
0515-88335675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由我院自主选育并提供技术指导的兴农村百亩向日葵喜获丰收。此前盛花期金灿灿的花海在国庆期间吸引了如织游人,如今,油葵籽实丰收,特别是在今年遭遇连续阴雨天气的不利情况下,实现了科技赋能下的“逆势”丰收与多元价值跃升,成功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创”融合的“兴农模式”。
科技护航,逆境条件促稳产
“今年幸亏种的是向日葵,总体比预期要好”,当地村民和我院科技人员如是反映。面对今年复杂气候给农业带来的严峻挑战,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应当地政府要求,以向日葵为载体在潮间带艺术村打造农文旅特色产业,展现了较强的科技韧性。在我院向日葵团队的精准技术指导下,通过花期调控、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向日葵长势较好,不仅实现国庆节向日葵如期绽放,还取得了预料外的籽粒产量。经初步测算,籽粒亩产约300斤,预计亩产葵花籽油100斤左右,这份收获在局部减产的大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
多元驱动,实现价值新跃变
此次向日葵的成功种植,生动诠释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朵花,再到一瓶油一个产业”的全产业链价值跃升。农业种植夯实根基:该项目实施全过程,从种植、管护到采收、加工,以及随之兴盛的旅游服务业,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为新农人提供了“家门口”的就地就业,加之油葵收获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产融合提质增效:向日葵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如期盛开,连绵的金色花海迅速成为爆款旅游打卡地,吸引了大量周边及外地游客前来观光,带动当地游客量显著攀升。据报道,国庆期间艺术村日均客流量稳定在3000人次,梵高等周边民宿连续多日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爆场面,每日收入稳定在600元以上,自助餐区域翻台率日均达7次/桌,旅游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模式创新,探出双创融合之路
一直以来,我院将创新基因植入农业产业发展血脉,以推进“两创”融合为抓手,为盐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坚实科技支撑。从盐碱滩到金色花海,从单一景观到文旅胜地,潮间带艺术村“湿地葵语”景区的蝶变,正是我院积极探索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此次向日葵种植不仅展示了农业科技在盐碱地利用、抗逆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上的创新成果,更通过“品种+技术+基地+产品+文旅”的产业链延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全市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可借鉴的“兴农模式”。
目前,收获的油葵籽已完成脱粒,进入加工环节,由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品质监制的高品质葵花籽油即将上市。黄尖镇兴农村(潮间带艺术村)以一朵向日葵,奏响了科技兴农、产业富民、文旅增效的三产融合发展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