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北路9号

  • 邮编

    224002

  • 电话

    0515-88335675

我院耐盐水稻创新研究系列报道(五)
作者:代金英 朱国永

——耐盐水稻“盐稻18号”为盐碱地利用再创新高度


10月20日,南通市农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苏省地质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如东县掘苴盐碱地改良示范区实施的“滨海滩涂微咸水灌溉耐盐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项目进行实割测产。盐城市农业科学院耐盐水稻创新团队选育的耐盐水稻新品种“盐稻18号”,实测亩产达659.7公斤。

此次活动的盐碱地改良示范区原为海水养殖区,2021年盐碱地综合改造完成。通过耕泡、洗盐等栽培技术的应用,土壤含盐量降至 2‰-3‰,并通过增施有机肥进行土壤培肥。2022年才开始种植水稻。2023年选择种植了盐城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耐盐水稻新品种“盐稻18号”。受灌溉水质限制,全生育期微咸水 (1.0-2.0 g/L) 灌溉。最后,实测亩产达659.7公斤。

盐稻18号品种简介:粳型常规稻,盐城市农业科学院育成,2021年通过江苏审定品种(苏审稻20210043)。全生育期146.8天,比对照盐稻12号短0.6天。株高85.7厘米,每亩有效穗20.6万,每穗总粒数132.1粒,结实率88.7%,千粒重25.2克。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抗纹枯病。耐盐性好,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适宜江苏省沿海含盐量3‰-5‰的盐碱地做淡水灌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