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北路9号

  • 邮编

    224002

  • 电话

    0515-88335675

江苏沿海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落户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者:陈环宇 于爱华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委战略决策部署与全市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的重要精神,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奋勇前行,更好服务盐城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2月11日上午,我所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共建江苏沿海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此次深化与保护区合作,旨在拓展产学研用新路径,共同为江苏沿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献智出力,开启合作共赢新篇章。所长周汝琴、副所长洪立洲,保护区主任陈志洲,副主任陈浩出席活动。


周汝琴所长向保护区长期以来给予我所科研事业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她表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沿海湿地生态保护,深度参与国际生态治理对话与合作,黄海湿地已经成为盐城市最靓丽的城市名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保护区各位领导专家的谋篇布局和推进落实。我所自建所以来,始终将全省沿海滩涂开发与综合利用作为重点研究方向,长期开展耐盐作物品种培育,耐盐植物高效栽培、盐碱地土壤改良治理、沿海滩涂固碳增汇等方面的研究,培养出一支经验丰富、基础研究厚实的科研队伍。她希望,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合作切入点,充分发挥双方在科研、资源与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科研、项目、成果、科普宣传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形成强强联合、相互赋能的良好局面,为谱写湿地保护新篇章打造研用融合创新新典范。

陈志洲主任向我所在生态保护、湿地修复等方面多年来提供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详细介绍保护区具体发展现状。他表示,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协同创新迈入全新阶段,双方在湿地特色景观营建、鸟类栖息地恢复、候鸟友好型耕作模式探索、湿地长期定位监测、盐沼湿地碳汇核算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合作空间,期待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融合协作,打造有盐城特色的生态友好型农业模式,推动沿海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再作新贡献。


活动现场,双方隆重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与揭牌仪式。双方一致达成共识,将在项目申报、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建设“江苏沿海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努力打造成为产学研用合作交流的全新平台,为盐城沿海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期间,周汝琴一行现场调研了湿地滩涂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情况。所产学研合作处、盐土农业研究室负责同志和学科团队科研人员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