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北路9号

  • 邮编

    224002

  • 电话

    0515-88335675

借鉴“响水经验”,加快推进乡村“农文旅”特色产业延链增效
作者:于爱华 陈涛 王为

近日,应亭湖区政协邀请,我院院长周汝琴率专家组赴亭湖区潮间带艺术村开展科产融合专题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借鉴“响水经验”,紧扣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农文旅新质生产力。聚焦科技“赋能产业、引领产业、服务产业”,做优“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亭湖区政协主席孙红艳、我院副院长洪立洲、亭湖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海亚、黄尖镇党委书记于丝浓等出席活动。

a738d43fee43e50c2a418c7e72be300

周汝琴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农业基地以及文旅项目现场,实地考察了当地农业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她表示,在亭湖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将以“规划+基地+品种+技术+产业+品牌+加工+销售”为重点实施链条,为亭湖区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区、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农文旅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她强调,要以葵花产业融入潮间带艺术村梵高油画主题,真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实现从卖“产品”向既卖“产品”又卖“风景”转变,以科技赋能产业链增值,让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db8bba70385320de16761e07887f0a9

经过与亭湖区政协、亭湖区农业农村局、亭湖区科协、黄尖镇政府及潮间带艺术村的深入座谈,各方达成共识,要从产业布局规划入手,优化农业特色产业布局,开展盐碱地改良提升,以多品种向日葵示范种植提升艺术村的景观设计,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空间。开发品牌文创产品,以“湿地葵语”等品牌为依托,开发具有亭湖特色的文创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科普研学基地,推动农业科普与旅游、教育的融合。

dc17b25519fb40ca4a573b5183c1ac1

亭湖区政协主席孙红艳对此次调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这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亭湖区的农业产业和文旅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亭湖区将全力支持盐城市农业科学院的各项工作,推动“响水经验”科技成果“链式”转化模式在亭湖区落地生根。

此次活动标志着农业科技成果“链式”转化新模式——“响水经验”正式向世遗核心区延伸。通过构建“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体系,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将为亭湖区潮间带艺术村打造农文旅融合的新范式,在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新征程中彰显科技担当。

亭湖区政协、亭湖区农业农村局、亭湖区科协、黄尖镇政府、潮间带艺术村、我院产学研合作处、经济作物研究室、盐土农业研究室等相关人员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