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北路9号

  • 邮编

    224002

  • 电话

    0515-88335675

科技赋能 助残增收
作者:沈宇 施庆华

2025年3月21日,江苏省农科院新农学院盐城分院前往盐城市残疾人联合会深度对接交流。双方就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新农人“三分地”助残增收项目进行探讨协商。该项目以科技赋能为核心,助力残疾人成为新农人,帮助残疾人群体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实现家门口的增收致富。

市残联就业指导中心刘学梅主任介绍了残疾人就业的特殊性、增收致富的渠道以及农村残疾人面临的困难等情况。我院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施庆华介绍了我单位丰富的农业研究领域、多区域的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和灵活多样的科技服务方式。双方围绕精准对接残疾人特殊需求;整合农业科技资源与残联服务网络,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用性强、残疾人可操作的致富项目;充分利用农村残疾人家前屋后“三分地”资源,实现“科技成果到田间地头,增收效益进残疾人家中”的精准转化路径等方面展开讨论。

为夯实项目基础,该项目前期已开展扎实的调研工作。2月25-27日,市残联和新农学院盐城分院,前往响水、阜宁、滨海、射阳、建湖等5个县区的农村残疾人家庭和企业展开调研。团队深入残疾人家庭,实地查看大田和家前屋后“三分地”的农作物种类和生长情况。与残疾人农户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身体不便力量不足、田间精细操作难度大、学习新技术力不从心等诸多困难。

在调研的基础上,新农学院盐城分院牵头我院油菜、大豆学科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开展链式技术服务,实施“四季递进式培训计划”。春种时节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夏管阶段强化田间管理指导,秋收时期组织收获加工实训,冬闲时期计划来年生产安排。采用“理论讲解+田间实操”的沉浸式教学模式,确保残疾人学员真正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同时建立“送教上门+技术跟踪”服务机制,通过实地教学、定期回访指导、远程答疑等方式,为残疾人农户提供全流程技术保障。    

此次合作标志着农业科研机构与残疾人服务体系协同创新进入新阶段。通过“三分地”项目实施,探索科技助农与精准助残深度融合新路径,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见效,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与助残增收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