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北路9号
邮编
224002
电话
0515-88335675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月12日,我院召开2025年工作部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市委决策部署和省农科院工作要求,进一步动员全院上下聚焦创新主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力夺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胜利。院党委书记葛兆建出席会议并讲话、院长周汝琴主持并部署2025年全院工作。
葛兆建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此次会议旨在传达释放“增强创新活力,提升服务质效”的鲜明导向,重塑跨越赶超新优势。并对今年工作提出“三个更加”总体要求:一是更加注重组织领导,做有效科研、有用科研;二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探索出路、蹚出新路;三是更加注重谋求实效,讲究方法、善于经营,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突出科技引领,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一批集成创新、实用管用的技术成果。
葛兆建强调,2025年工作具体要做到四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信念,始终把握正确发展方向。要立场坚定讲政治,融会贯通悟思想,身体力行重实践,走在前、做示范,始终以争第一、创唯一的奋斗姿态,在农业科技创新主阵地上打头阵、当尖兵。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优,助力科研事业蓬勃发展。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下大力气推动学科优化调整;牢牢把握转化服务这个关键任务,引导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定制服务,提高科技供给、转移转化率;充分挖掘科创人才这个发展潜力,坚持引培并重,不拘一格大胆启用人才,加强实战训练,提升业务能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引领,全面激发发展潜在动能。要在深化改革上先行一步,在对外开放上积极主动,在资源整合上善于谋划,力争做得更快、更好,努力形成叠加效应和特色优势。必须坚持实干为要、善始善终,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要迎难而上不退缩,主动担当不推诿,履职尽责不懈怠,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周汝琴对我院2024年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她指出,2024年全院科技人员砥砺奋进,紧扣“创新”主题,立足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两大抓手,突出抓好种业振兴和乡村振兴两大行动,在农业科技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构筑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二是夯实科研根基,实现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新突破。三是强化项目为王,推动科研经费实现新增长。四是深耕种质创新,斩获农作物“盐”字头品种新高度。五是探索盐碱地利用,创新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径。六是聚焦资政建言,彰显农业科技智库新担当。七是践行科技惠农,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八是实施农业受损鉴定技术,守护农民合法权益新防线。九是改造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创新发展新面貌。十是强化党建引领,营造风清气正科研新生态。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盐城特点的农业强市之路贡献了农科力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周汝琴强调,2025年科技工作,全院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锚定“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重大任务,紧扣“1234”科技创新工作发展思路,全面提升事业创新发展水平和服务“三农”能力,为盐城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锚定建设农业强市总目标,增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力。二是推进创新平台与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科研基础支撑力度。三是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提升对外合作与成果转化质效。四是推进科技服务精准发力,深化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力度。五是强化安全生产保障举措,筑牢农业科研发展安全防线。
就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周汝琴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深入调研摸实情。摸实情是基础,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了解生产上面临的技术难题与技术成果需求,为科研项目申报与科技服务提供精准方案。二是实干笃行做实功。做实功是关键,要加大农作物新品种智慧选育进程、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推进西伏河重点实验室和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深化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探索科研成果“链式”转化新模式。三是守正创新创实绩。创实绩是目标。要争取在项目成果申报、服务乡村振兴、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以实干担当推动我院科研事业再创新辉煌。
会上,印发了2025年目标任务,获得2024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5位代表分别从科技创新、科研管理、科技服务等方向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
副院长吴春、纪委书记水淼、副院长洪立洲,党委委员乔海龙出席会议,院全体职工参加会议。